孩子只是做错了题,不是做错了人(下)

文章分类:12355守护行动  发布时间:2023-12-26  阅读: 448

做不焦虑的父母,才能培养出自律的孩子

1

给自己“做减法”

养育,是一个做减法的过程。

畅销书《减法》中,作者讲了一个故事:3岁的儿子玩搭积木,有一座桥搭斜了,一边高一边低。作者见状,想都不想,就要往矮的这边加一格。但儿子却觉得,把高的一边拆一格更省力。

作者感慨,这就是大人和孩子的一大区别。我们总想着给生活做加法,哪里缺什么就急着补,而孩子们呢,却懂得减少生活的负累。

我们之所以焦虑,是因为我们想要得太多。倘若能做点减法,学不会的才艺不学,拿不到的证书不要,难以争取的机会放弃,便能活得轻松一点。


2

放下执着

“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,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”。

我们虽然不能时刻做到不争不怒,无忧无虑,但是我的心境和心灵上的尘埃,及时清空自己在长期的外界诱惑和干扰中积攒下来的烦恼:焦虑、攀比......

及时清空自己心上的杂念,不要让执念蒙蔽我们真正的初心--孩子平安快乐。


3

试着从孩子的生活中退一步,给孩子自由

最好的亲子关系,就是让孩子勇敢闯荡,而他身后,永远有父母这个港湾。

人生的酸甜苦辣,苦悲喜哀,父母不能代替孩子去体验。他们要自己体味失败的滋味,感悟成功的喜悦。

从孩子的生活中退一步,把世界交给他们,自有光彩。

4

学会欣赏孩子例如心理学上的罗森塔尔效应");">,亦称“期待效应”,指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,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。

简而言之,如果我们对孩子充满信心,那孩子便会朝着成功顺利进行;如果我们觉得孩子学业会有很多阻力,这些阻力就会产生。

所以,当孩子获得我们的信任和赞美时,他便获得了社会支持,变得自信、自尊,并且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,尽力达到我们的期待,以避免我们失望,从而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连续性,成功只是时间问题。


5

发掘孩子的天赋,鼓励他做擅长的事


心理学中的瓦拉赫效应是指:“每个人的智能发展都是不均衡的,一旦找到了自己智能的天分最佳点,使智能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,便可取得惊人的成绩。”


纪录片《零零后》中,男孩池亦洋不仅有暴力倾向,成绩也垫底。但幸运的是,他有一对很开明的父母。


父母尊重他的喜好,从没有逼他与书本死磕,而是给他选择的机会。


最后,池亦洋因为酷爱运动,成为了一名很出色的橄榄球队员。


所以,每个孩子都有天赋,只不过领域不同罢了。


与其让孩子在不擅长的领域煎熬,不如另辟蹊径,挖掘特长,让他们发挥天赋。




内容如有涉及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

推荐会员

  • 未婚 事业 5~7千 联系Ta

    半度

    31岁 162cm 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
  • 未婚 私企 3~5千 联系Ta

    格宝

    25岁 159cm 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
  • 未婚 私企 3~5千 联系Ta

    小麦

    26岁 165cm 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
  • 未婚 央企 7~8千 联系Ta

    &

    32岁 158cm
  • 未婚 其他 0~3千 联系Ta

    繁花似锦

    25岁 155cm
  • 未婚 国企 7~8千 联系Ta

    27岁 175cm 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
  • 离异 行政 9千~1万 联系Ta

    欧巴

    38岁 184cm 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
  • 未婚 行政 5~7千 联系Ta

    玖玖

    34岁 171cm
  • 专注于征婚交友婚介服务 版权所有©2023阿左旗牵缘婚恋服务中心 本站采用金媒10.4相亲交友系统 
    蒙ICP备2023004262号-1
  • 微信扫码,进入微信版
  • 手机扫码,进入手机版
  • 返回
    顶部
  • 请用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

    关注成功后可获得帐号消息通知等全功能体验

    先不关注,我先看看再说